金光集團APP中國林務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金光集團APP中國林業管理總部
|
發布日期:2006-11-30
來源:金光集團APP中國林業管理總部 |
以漿紙業反哺農林業 帶動農民走上富裕路 (楊建初報道)在“實業報國”理念的驅動下,金光集團APP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大規模投資中國。興建現代化漿紙企業的同時,積極參與各地的新農村建設,走工業反哺農林業的道路,投入巨資營造豐產林基地,與廣大農民合作,走共同繁榮之路。截止2006年9月,金光集團APP中國林務已在廣東、廣西、海南、云南、河南、江西、湖南和遼寧等8個省及自治區的廣大農村投資人民幣30多億元,先后造林468萬多畝,成為承接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組織載體,成為信息、技術、人才、資金等生產要素由工業流向農(林)業、由城市流向農村的有效通道。 APP中國林業管理總部副總經理柯象森在談到金光集團如何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時強調,“林漿紙一體化企業應該以漿紙業帶動和促進農林業,以工業反哺農業。APP中國林務各事業區在參與當地的新農村建設時,主要做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通過在農村創造直接就業機會和土地入股、土地租賃等方式讓農民增加收入;通過造林、修路、架橋等改善農民居住環境;通過捐助農村基本生活設施建設和文化教育事業建設提高農民生活和教育質量;通過引入新的發展模式、新的致富理念和新的農林科學技術,帶動農村走上長遠發展的道路。” 1997年12月17日,國務院正式批準同意APP投資建設金海漿紙60萬噸漂白木漿廠和350萬畝營林基地項目。海南金華林業有限公司負責承擔豐產林基地項目建設,至今已投入資金近12億元,營造速生人工林114萬多畝。其中3億多元為營林項目實施的工人工資支付,該資金占總投入的27.5%,共為海南當地農民創造了1000多萬個工作日/人次的勞動就業機會。 海南農民利用荒地與金華采用三七分成模式合作造林的林地收益為40元/畝,而合作之前,該部分林地幾乎為荒蕪之地,無收益或虧損經營,該部分林地約80萬畝,每年可為農民增加收益3200萬元,按100萬林區人口人均增加純收益32元。金華林業租用農民土地約25萬畝,每畝平均租金為60元/畝,金華林項目實施前的土地平均價為10元/畝,平均每年凈增50元/畝租金,每年增加收益1250萬元,按50萬林區人口計,每年人均增加收益25元/人。由于APP林漿紙項目的帶動,歷年來農民自主營林面積超過100萬畝,依照每年每畝400元的收益,每年可產生效益4億元,按所涉農民150萬計,平均每人增加收益266元。以上因350萬畝漿紙林項目的實施,為所涉林區農民帶來收益356元/年,為農民增加20個百分點的收益,隨著項目的延伸發展及營林水平的提升,農民的收益將進一步增加。 2005年10月,金華林業捐資30萬元幫助五指山市吊羅山林業局建設林區子弟學校。12月,又分別捐資1.5萬元和2萬元幫助修建臨高新盈東光農場公路及臨高美珠村公路,打開了山區農民通往城市的道路,改善了人居環境,使許多祖輩都沒有到過城市的人乘上車輛走向現代文明,使許多有特色的農產品得以上市流通,創造財富。2000年以來,海南金華林業有限公司捐資助學、幫助山區農民修路架橋等累計已達190萬元。 云南省思茅市和文山州是典型的“邊、少、山、窮”地區。APP云南事業區2003年入駐以來,在當地累計投資3.74億元,造林88.21萬畝,極大地改善了山區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三年來,APP在思茅市和文山州新開和整修林道1000多公里,不僅滿足了運輸苗木和肥料的需求,還為當地農民的出行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在云南省瀾滄縣,僅一年內APP就維修、新建公路620多公里,結束了很多鄉、村不通公路的歷史。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APP組織當地百姓參與豐產林建設,農民不僅可以從育苗、定植、管護、砍伐、運輸等多方面獲得直接的勞動收入,又可以從金光集團的科技人員那里學到現代的營林科學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改變了當地少數民族刀耕火種的傳統觀念,提高了勞動者素質,為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此外,豐產林基地的建設還解決了一大批中專畢業生就業的問題,金瀾滄豐產林有限公司于2003年就面向本地各專業學校招聘了200多名林業技術管理人才。公司造林工程剛啟動,思茅林校就有80名往屆畢業生應聘走上技術指導工作崗位,經公司不斷培養大多都成為了公司的技術骨干,部分已成為中層領導。 文山州富寧縣洞塘村委會有計劃地組織22個村民小組的農民,到公司造林基地打工,造林施工時,每天均有250人左右出工,每天人均收入25元,全村每天收入有6250元,有的一家有3人以上在公司基地做工,一年收入上萬元。硯山縣蚌峨鄉南屏村委會李子沖村小組,過去村里的荒山一直荒著,年年被火燒,沒有任何效益。APP進入后,村里向公司提供荒山2300畝,獲得土地承包金9萬余元,本村群眾現在不外出打工,可以在本村的荒山上為公司打工,還能照管家庭。 思茅市瀾滄縣東回鄉是瀾滄縣最早實施速生豐產林項目的9個鄉之一,2003年完成造林面積12183.57畝,2004年造林面積21343.71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