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市場上與紫檀名稱或外觀相類似的木材
紫檀木(Pterocarpus santalinus)具有富麗的色澤,易拋光,易雕刻,穩定性好等特點,長期以來一直是家具制作,工藝雕刻的優異用材;其木材的內含物成分可被應用于化工行業的醫藥、染色等方面,所以人們對這種木材總是有著大量的需求。由于紫檀木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公約附錄二(CITES Appendix II),加之生長緩慢,地理分布區域狹小,所以此木材在市場上缺乏穩定的供應量和渠道來源,因而人們也試圖開發了幾類其他樹種,以期可以填補紫檀木的市場供應空缺。 由于紫檀木的材質特別優異且數量有限,所以在市場流通領域出現了一些其他木種與紫檀相仿而使用其名的現象,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
3.1黃檀屬樹種
早在200多年前,便有從東南亞地區進口的幾類黃檀屬樹種,進入我國口岸時被稱為“紫榆、酸紫,紅木”等名。這類黃檀屬樹種木材呈現深紅至紫紅色,有的具有深色條紋,切面具有酸味,木材徑級大,暴露較長時間后,表面色澤呈現紫黑色,與紫檀木在長期使用后顯現的紫黑色或褐灰色較難區分(尤其泰國產)。但是在木材學家的手中還是可以將它們加以區別的,因為二者的薄壁組織,射線和導管等的形態都有所不同。現在認為這類東南亞產深紅色的酸枝木應當包括交趾黃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柬埔寨黃檀(D.cambodiana)、多花黃檀(D.floribunda)、桔井黃檀(D. nigrescens)等樹種。這些黃檀屬樹種為中至大喬木,色澤為橘紅,深紅或紫褐色,也有外形似竹節狀者(柬埔寨產,比重非常大,更接近紫檀)。除了顏色深紅的黃檀屬樹種外,在亞洲一些地區還將黃檀屬的其他類樹種稱作“紫檀”,如紫褐色的巴里黃檀(D.bariensis)、灰褐帶有紫色條紋的闊葉黃檀(D.latiforlia)、橘紅色的欖色黃檀(D.oliveri又名奧氏黃檀),這一般是源于地域習慣的不同而產生的對“紫檀”所包括的樹種的差異。除酸枝木類外,亞洲有些國家有人工種植的紫檀木,大多數心材色澤較淺,比重較輕。
在上世紀90年代,有外貿公司從馬達加斯加島進口了幾種黃檀屬的玫瑰木(Bois de rose),這些木材徑級小,色澤美觀,呈現深紅色至暗紫玫瑰色,密度高,缺陷少,具紫色劃痕,故以“紫檀”名稱面世,但氣味、導管內含物、薄壁組織與射線的交互形態卻不同于紫檀。后經證實為盧韋利黃檀(又名盧氏黑黃檀Dalbergia louvelii)、海棲黃檀(又名海岸黃檀D. maritima)、諾曼蒂黃檀(D. normandii)三個樹種所組成的一類商品木種。
3.2紫檀屬樹種
紫檀屬樹種分布于在全世界熱帶地區,約30種,只有原產于印度東南部的檀香紫檀被認為屬于紫檀木,但是很多知識性的介紹文章和貿易貨單將紫檀屬的其他樹種所出產的木材也叫做“紫檀”,其實它們都應當屬于花梨木或亞花梨。
非洲地區所出產的紫檀屬木材中的一種顏色較深,為紫紅色或褐色,在我國國內被叫做“血檀”,認為屬于染料紫檀(Pterocarpus tinctorius)或變色紫檀(Pterocarpus tinctorius var. chrysothrix),材質通常較輕,列入花梨木范疇,制成的家具成品紋理與紫檀木或紅酸枝木相似。該種木材分布于非洲東部、中部和西南部,由多個變種組成,其中有的比重大近于沉水,或可列入紫檀木類,多數顏色為紅色或淺黃色,僅屬于亞花梨,以下簡要列舉一下這些樹種名和產地:Pterocarpus stolzii 和Pterocarpus zimmermannii見于坦桑尼亞,其中前者從坦桑北部的烏桑巴拉至南部的馬拉維湖沿岸均有分布;Pterocarpus tinctorius 和Pterocarpus tinctorius var. macrophyllus產地安哥拉; Pterocarpus albopubescens,Pterocarpus cabrae,Pterocarpus delevoyi,Pterocarpus hockii,Pterocarpus kassneri,Pterocarpus odoratus,Pterocarpus velutinus均見于剛果民主共和國。
|